您的位置: > 欧 易 OKX 区块链新闻> 正文

打印本文             

原文作者:David Hoffman
 

原文来源:Bankless

原文编译: 东寻,巴比特

我的许多朋友在 2021 年进入了加密领域,他们都只是希望价格上涨……当然,谁不希望自己的投资组合价值增长?

所以,当我告诉他们:「想要一个熊市」时,他们总是感到震惊。

如果你想变得非常富有,那么你需要希望熊市出现。这完全违反直觉,但却是事实。

如果你想快速赚钱,那么当然,你可以那些 memecoins 上赌一把。但是,如果你是为了创造世代财富,那么你不会指望在 2022 年或 2023 年套现。你会把财富积累到未来。

让我重复一遍,世代财富是在熊市中创造的。

这也不仅仅是金融资本的问题。财富的形式不止是资本。如果你在熊市中表现良好,你不仅能获得更强大的投资组合,还能获得更多,比如长期的友谊、意义和目标。

因此,让我们来解读这一切。

  在我看来,熊市并没有正式的定义。当然,那些寻找清晰定义的人可能会以「……价格从近期高点下跌 20% 或更多……」为基准。但对我来说,熊市是对投资者情绪的一种反映。换句话说,与其试图把最近的价格走势归类为熊市,不如问问自己,这感觉是熊市吗?如果是,那么就采取相应的行动。如果不是,同样要采取相应措施。 

 以下是熊市令人兴奋的 5 个理由:

01 长期的财富

我讨厌牛市的一个原因是,与我习惯的 2018-20 年的熊市相比,购买加密资产总是感觉毫无结果。

2018 年的 1000 美元是 5-10 ETH 或 0.2-0.3 BTC。2021 年的 1000 美元是 0.2 ETH 或 0.015 BTC。

改变投资组合的规模是困难的。在熊市中,增加投资筹码则要容易得多。能够将你朝九晚五的工资以美元成本平均投入到你确信的更大的资产配置中,这已足够令人满意。

这就是长期财富的真正来源:信念。

Bankless:如何在熊市中创造财富?

熊市是定居者离开家园去寻找更好的牧场的时候。在牛市中,在牛市中,你买的东西与游客和粉丝相同。在熊市中,那些竞标者都消失了,你可以得到一个更好的买入价选择。

大多数在加密领域花费足够长的时间的人都明白,它将会占领世界。时间站在我们这边,我们承受熊市的时间越长,在世界再次决定关注加密货币之前,我们就有更长期的有利价格可供吸纳。

牛市是当整个世界都记得加密货币的存在,并根据它在之前的熊市中所取得的进展来重新定价行业的时候。熊市是世界其他地方对加密货币感到厌倦,市场仍继续前进的时候。如果你待在这里,而其他人都离开了,那就是你的机会。

这时你可以用再也不会看到的价格买进。在 2017 年 ICO 热潮期间,那些创造了巨额财富的人并没有这么做。他们在 2018 年至 2020 年期间定期购买,当时 ETH 的价格还不到 500 美元。

Bankless:如何在熊市中创造财富?

到目前为止,加密货币的每一次熊市都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如果你已经做好了长期投资的准备,那么熊市就是你做出选择而获得回报的方式。

02 长期关系

金融资本只是资本的一种形式。

社会资本是我在整个 2018-2020 年熊市中不知不觉积累的最佳资产之一。

朋友、兄弟、盟友以及合作伙伴。

熊市是篝火冷却的时候,我们都必须蜷缩起来取暖。我们并肩,找到我们的熊市伙伴一起度过冬天。

如果你像我一样,无法停止思考或谈论加密货币,你就会在这里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他们具有类似的信念水平和类似的特定行业兴趣。

我在 2018-20 年的熊市中结识了一生的朋友。我参加了婚礼并环游世界,与我在 Discord 或 Twitter 上遇到的人一起度过现实生活中的时光。

如何利用这个优势:

学会如何使用 Twitter(这是一项技能)坚持花时间在 Discord 频道上。获取第二台显示器以使 Discord 始终处于启动状态(alpha:使其垂直)。当你找到一个你经常认同的人时,给那个陌生人发一个邮件并打个招呼。

这就是我和 Ryan 的相遇方式,Bankless 也是这样开始的。

我们仍然没有见过面。¯\_(ツ)_/¯

Bankless:如何在熊市中创造财富?

03 信号 > 噪音(Alpha)

人们认为熊市是「艰难时期」。就金融资本而言,当然是的。但就其他一切而言,熊市是加密货币的简单模式。

我的意思是,在熊市中,信号与噪音的比例要高得多。

在牛市中,一切都在叫嚣着争夺你的注意力,这会激发你的 FOMO。在牛市中,许多项目都是通过吸引注意力而不是基本面来实现的。在熊市中,这些项目不再起作用,而以注意力为基础的项目最先被淘汰。

熊市是安静的市场,当噪音离开这个行业时,它为真正的信号来主导这个行业创造了空间。

牛市 = 噪音占主导地位

熊市 = 信号占主导地位

这是市场周期的一部分,简单地说就是散发着 alpha 的气息,它最好的部分是它不会让你感到困惑。它只是更容易识别真正的 alpha,并且对这种判断更有信心。

例如,DeFi 是在 2018/19 年创建的,但直到 2020 年 DeFi 夏季,它才有公平的价格。每个人都知道,DeFi 的 alpha 最终会到来,在此期间有足够的时间积累。

04 建设

在熊市期间更容易建设。

熊市的寂静使人能够集中精力和长期思考。熊市中的企业家不必遵循每周的趋势,他们能够为接下来的几年甚至几十年奠定基础。没有动物币和新的 NFT PFP,意味着建设者能够重新关注基本面和真正的东西。

这当然是周期性的。一旦这些熊市建设者生产出他们的高价值产品,就会掀起新一波牛市的热潮,并结束沉默,因为全世界都在为熊市产生的所有很酷的新事物而兴奋。

对于创始人来说,在熊市中找到优质人才要容易得多。你不必担心他们是为长期而来,还是为趋势而来。人才往往比牛市期间更饥渴、更坚韧。

从定义上讲,在熊市中诞生的产品能够抵抗熊市。如果它能在熊市中建立起来,那么它将在牛市中茁壮成长。

05 加密会变得更强大

加密货币是「反脆弱的」(anti-fragile)。「杀不死我们的东西,只会让我们变得更强大」,在加密货币生命周期的这一点上,没有办法杀死它。我们已经赢了,只是要等待世界上其他国家意识到这一点而已。

不,加密货币并没有死。唯一死掉的是一群游客的信念。2020-21 年的时代带来了数百万新的加密货币用户,22 年的熊市将要求其中非常强大的一部分作为长期定居者。

因为过去两年,加密货币的信徒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我们拥有比以往更多的开发人员,拥有自己的本土媒体机构,并拥有自己的文化和俚语(gm、wagmi、frens)。

我们拥有自己的氛围,而我们共同的氛围将确保熊市的篝火让每个选择留在身边的人都能温暖地度过这个冬天。

我迫不及待地想看到我们的行业在这一过程中的另一面会是什么样子!

那么,熊市期间你想做什么呢?你会交哪些朋友?你将帮助构建什么?你将培养哪些技能?你为什么要留下来?

我期待与大家一起建设整个熊市(如果它真的是熊市的话)。

原文链接


            丧文化,后亚文化下的 Web 3.0 新部族

撰文:Mingzin

编辑:榆生

在《Azuki:日本动画与Web3.0后民族身份特征》一文中,我从 Azuki NFT 作为日本动画的一个延续的角度,阐述了 Web3.0 的去中心化理念与日本科幻动画里的虚拟世界相互呼应的原因,以及人们在全球视野中对理想化了的“后民族身份”的想象与向往。但是,在这个复杂的全球文化视野下,这种混融的风格元素与其多元化的模型所建构出来具有二次元精神的风格流派,并没有拥有相对主导的影响力。似乎,普罗大众在和一个更能代表人们当下的思想状态共鸣。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描述当下的时代精神 (zeitgeist),不同地方的人措辞或许不同,但是它们的价值内核具有普世性质。在 2021 年 6 月,中国大陆掀起来了一场巨大的社会运动——“躺平”。“躺平”是一场“消极性的”反抗运动,它反映了年轻人对国内环境下难以避免的 996 工作制度、内耗的内卷行为和劳动法失效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态度。纽约时报的记者 Cassady Rosenblum 指出,不仅在中国存在“躺平”这样的现象,在如美国一样的西方国家,工作的神圣性也早已被祛魅了。

由此可见,世界范围内的人们对所谓“正能量”、艰苦奋斗精神和类似于美国梦的宏观叙事进行了反思,信仰的崩塌随之带来的必定是一系列物极必反的社会运动和行为。NFT PFP 项目 mfers 的模型构思和其自发性极强的社区则是对目前全球集体出现的“丧文化思潮”的呼应。本篇文章将从丧文化和后亚文化下的新部族,两个角度去探讨mfers在后现代语境下所引发的一股 Web3.0 社会文化风潮。

注:本人认为可以把后亚文化下的丧文化归纳为整个后现代主义文化的一条分支;丧文化的内核是抵制宏观叙事、呈现虚无主义、碎片化等等。这与后现代主义价值观本质是一样的。当然, 后现代主义的复杂性是值得我们去讨论的。由于本人的知识储备和文章篇幅有限,我们将主要分析 NFT PFP 项目,故而并不能在后现代主义文化的视角中给大家一个深刻研究,希望大家能够原谅。在合理地运用学术语言的前提下,为了照顾非学术的读者,本片文章内所使用的“后现代主义”等同于丧文化的含义

从风格及内容呈现的角度上对NFT PFP项目进行一个大致分类,BAYC (无聊猿俱乐部) 和 mfers 是在同一个赛道上相互竞争的对手,两者在创作上也产生了相似的价值取向。BAYC 首席设计师 Seneca 在与滚石记者 Samantha Hiossong 的采访中解释道,无聊猿的模型设计与她本人的审美息息相关,其构思是一只即便拥有世界上所有的金钱和时间依旧对生活感到厌倦的猿猴。mfers 的设计师 Sartoshi 在他发表的《what are mfers》文章里也表示,他与他所画的火柴人形象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那个抽着烟,慵懒地摊在椅子上操控键盘的火柴人,使他意识到这个形象原型就是在 web3.0 里的他本人。

两位艺术家都潜移默化地将自己在社会中的模样反映在了设计的角色上,而这些未经美化且具原生态的NFT角色打动了人们,并让人们对这种形象产生了共情。来自华南理工的苏宏元教授在《后亚文化视阈下网络“丧文化”的社会表征及其反思表明》文章中阐明:“丧文化主要指 80 后、90 后群体在面对社会阶层固化、生活困境及工作压力等时无能为力,陷入消极、迷茫甚至绝望的情绪“漩涡”中,因而使用文字、图片、影像等符号形式对自身麻木、颓废生活方式进行戏谑和自嘲。”而这些 NFT 角色所带有的象征意义以及它们在 NFT 市场上极其受欢迎的程度,反映了目前真实的社会状况,人们消极厌世和逃避现实的心态。

BAYC #4671

我们似乎在无聊猿#4671看了一个这样的表达,一个消极厌世且富可敌国的猿猴即使在参加本该热闹的派对时,也无法感受到一丝快乐。这个带着浓浓黑眼圈而又抑郁深邃的眼神表现了整个角色形象的心理纵深,就像苏宏远教授所说的一般,丧文化下的人们已经”自身麻木”。而那顶引人注目的派对帽与ta抑郁的表情产生了强烈对比,使得无聊猿#4671置身于一种更加荒诞的境地。Ta 如同进入了《禁闭》(哲学家萨特笔下的戏剧)里的地狱场景一般,进入了被众人凝视的派对之中。而 BAYC 联合创始人之一的 Gargamel 也指出了由无聊猿而引发的情绪中蕴含着一种存在主义的无聊感。

丧文化,后亚文化下的 Web 3.0 新部族

撰文:Mingzin编辑:榆生在《Azuki:日本动画与We...

关于我们

支持iOS|android|windows等平台

  • 用户支持
  • 帮助中心
  • 服务条款
微信二维码
欧 易 (OKX) 数字货币交易平台 Powered by OKX
QR code